题名:
|
《三国演义》在东方 《san guo yan yi》zai dong fang / 陈岗龙, 张玉安主编 , |
ISBN:
|
978-7-301-26138-5 价格: CNY64.00 |
语种:
|
chi |
载体形态:
|
21,314页 图 23cm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
内容提要:
|
本书搜集了《三国演义》在东方国家流传的全译本、节译本、改编本乃至再创作的文学文本,掌握了以日语、韩(朝)语、蒙古语、泰语、越南语、印尼语和马来语等东方语言为载体的多种体裁的三国文本,通过与《三国演义》原著的跨语言、跨文化的对比和实证研究,阐释了《三国演义》翻译和移植到东方国家的具体途径和过程,探究了《三国演义》对相关国家民族文学和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和揭示了同质文化之间、同质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些规律性现象。本卷内容涉及《三国演义》在朝鲜半岛和蒙古地区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 |
主题词:
|
三国演义研究 |
中图分类法:
|
I207.413 版次: 5 |
主要责任者:
|
陈岗龙 chen gang long 主编 |
主要责任者:
|
张玉安 zhang yu an 主编 |
附注: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2005年度重大项目成果 创新基金赞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2005年度重大项目“《三国演义》在东方各国的流传和影响”终期成果 |
责任者附注:
|
陈岗龙(多兰)(1970-),蒙古族,内蒙古扎鲁特旗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钟敬文教授。主要从事蒙古学和东方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独立出版《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蟒古思故事论》《草尖上的文明》等专著,合作出版《蒙古民间文学》《东方民间文学概论》《草原史诗文化研究》《经典解读达·纳楚克道尔基》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首届中国民俗学奖等,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责任者附注:
|
张玉安(1945-),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长期从事印尼一马来语言文学、东南亚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副院长、“东方文化集成”主编。曾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副主任、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近年来发表的第一署名专著有《印度的罗摩故事与东南亚文学》(2005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东方民间文学概论》(2006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外还合译了《马来古典文学史》(上、下卷,2011年)、印尼文学名著《人世间》(1982年)、《万国之子》(1983年)、《足迹》(1989年)等。 |
索书号:
|
I207.413/7923:2 |
索书号:
|
I207.413/79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