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苾刍学处   bi chu xue chu / (元)宗喀巴著 , 法尊译
ISBN:
978-7-225-05244-1 价格: CNY24.00
语种:
chi
载体形态:
21,128页 24cm
出版发行:
出版地: 西宁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内容提要:
宗喀巴大师出世时,西藏佛教戒律松弛,教风败坏,僧人腐化。很多喇嘛“不习经典,乱受灌顶,寺庙僧侣,尽同俗装”。大师睹此种种,触目惊心,决心振兴佛教,力挽颓风。1388年改持律者所戴的僧帽的黄色僧帽,1395年,供精其寺慈氏像一套比丘衣具,以示菩萨亦应守比丘戒。此后数年,奔走各地,宣讲戒律。1401年,宗喀巴和他的老师惹达瓦及噶当派大师教却把让等三人,在热振地区朗增敦寺商讨整饬戒规、整顿教风之事。他们以德光《戒经》为依据,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形及藏僧遵行的可能性,经过再三斟酌,制定出一台切实可行的寺规戒条。宗喀巴在寺中宣讲,迦曹结记录成书,是为《苾刍学处》。内容分两部分,初说出家事及依止善知识规矩等,即受戒法、事师法、随顺事;次释二百五十三戒,分四他胜、十三僧残、三是舍堕、九十单堕、四别悔、众多学处。后附《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摄颂》与《苾刍学处总抉择》。 
主题词:
佛教   戒律 中国
中图分类法:
B943 版次: 5
主要责任者:
宗喀巴 zong ka ba 著
次要责任者:
法尊 fa zun 译
责任者附注:
宗喀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3岁时随噶玛噶举派活佛乳贝多杰受居士戒,7岁在夏琼寺(青海化隆县)出家。学习显密教法。16岁奉师命赴藏深造。在之后的20年里,遍访西藏各派名寺,拜谒各派名僧,精研显密各论,兼学戒律、声明、修辞等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著名高僧。一生著有18部巨著,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观学正文之注释》和《了义和不了义精要》等。 
责任者附注:
法尊法师(1902-1980),俗姓温,字妙贵。1902年生于河北深县。在五台山显通寺玉皇庙出家,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曾先后入武昌佛学院、北京藏文学院学习,师从太虚大师和大勇法师。后随大勇法师组织的赴藏学法团到西康甘孜,从昌都安东格西专攻藏文。1932年入藏,在拉萨哲蚌寺学习。历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院长、院长之职。译著甚多。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辨了不了义论》等。 
索书号:
B943/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