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再造异同   zai zao yi tong / (德)李峻石(Gunther Schlee), 郝时亚(Alexander Horstmann)主编 , 吴秀杰译
ISBN:
978-7-5201-4546-6 价格: CNY69.00
语种:
chi
载体形态:
377页 22cm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内容提要:
本书共九个章节,以尼泊尔、毛里塔尼亚、科特迪瓦、西非贝宁、苏联、泰国南部等具体案例入手展开分析,意在破解身份认同话语的迷思,挑战在社会整合、同一性和差异性之角色等问题上某些被普遍接受然而却是错误的假设。本书要挖掘沟通符号在语言和实践上的转换,聚焦人们如何策略地动用族群性、民族主义等话语以便实现社会整合。本书特别关注的是超族群以及大规模的整合形式,所涉范围从种姓制度到后苏联时空中的身份认同,以及历史上的帝国里出现的整合形式。与一般民族志惯常采用本地视角的做法不同,本书从变换的视角出发描述各种关系。 
主题词:
民族学  
中图分类法:
C95-53 版次: 5
其它题名:
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主要责任者:
李峻石 li jun dan 主编
主要责任者:
郝时亚 hao shi ya 主编
次要责任者:
吴秀杰 wu xiu jie 译
责任者附注:
李峻石(1951-),1977年获汉堡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1986~1999年,任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99年,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成立时,他是组建所长之一,并主持“融合与冲突”专题研究部直至2019年荣退。 
责任者附注:
郝时亚,德国社会人类学学者,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亚研究专业副教授。 
责任者附注:
吴秀杰,旅德社会人类学学者,主要从事德语、英语人类学、科学史领域学术著作汉译工作。已出版的译作有《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何故为敌:族与宗教冲突论纲》《科学史新论》等。 
索书号:
C95-53/4070
索书号:
C95-53/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