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国家认同和传播的关系研究 guo jia ren tong he chuan bo de guan xi yan jiu / 陈雅莉著 , |
ISBN:
|
978-7-5680-2561-4 价格: CNY89.00 |
语种:
|
chi |
载体形态:
|
13,213页 图 24cm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武汉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
内容提要:
|
本书以公元五世纪中叶至唐朝终结这一历史时期典型的政治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 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文本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 探讨了隋唐历史上有关传播与“中国”认同建构的两方面问题: 一是帝国在对内传播政治、经济、文化的过程中, “中国”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建构和中国内部各族群自我“中国化”的两个始源问题; 二是在“中国”本部群体与“他者”的“我-他”关系中, “中国”共同体的“社会认同”建构和外部“他者”群体建构“中国”形象的两个始源问题。其中, 政治传播, 主要涉及官方信息的发布、制度法规的扩散及内化、官方对传播渠道的设置、祭祀活动等等; 中外跨文化传播, 则主要涉及战争、贸易、朝贡、和亲、遣使、宗教、通婚等等; 内附民族与中原本部群体间的跨文化传播, 则涉及外族移民入内地、汉民移民实边、胡汉通婚、以蕃将胡兵的身份进入成为帝国的功能性群体, 等等。本研究目的在于以“传播”为脉络, 其一, 考查隋唐帝国治御之下的不同人群, 客观上在实现族群凝聚、社会结构整合的同时, 主观上形成“中国”这一共同体想象的演变模式; 其二, 将“中国”的认同问题, 置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下和更为广阔的国家政治生活之中, 进而深入分析“认同--传播”的关联模式和作用机制; 其三, 深入分析传统中国是如何在“我--他”互动关系中, 实现“中华帝国”身份的对外传播的这一问题。 |
主题词:
|
民族文化 文化传播 中国 隋唐时代 |
中图分类法:
|
K280.04 版次: 5 |
其它题名:
|
以隋唐时代的“中国”认同建构为李 |
主要责任者:
|
陈雅莉 chen ya li 著 |
附注:
|
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跨文化传播中的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 11&ZD024) 成果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度项目“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认同的内生和传播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 XW17208) 成果 |
责任者附注:
|
陈雅莉(1983-),江西南昌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SSCI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pinion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形象传播、时尚传播、传播和认同建构之关系研究。 |
索书号:
|
K280.04/7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