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研究   chan zong qi zu qing yuan xing si yan jiu / 习罡华著 ,
ISBN:
978-7-5203-6801-8 价格: CNY78.00
语种:
chi
载体形态:
226页 24cm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内容提要:
通过考查青原行思的身世、公案和作品可知, 他出身于“公侯将相府, 忠臣学士家”的贵族豪门, 从小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 蒙受浓郁的宗教熏陶, 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和敏锐的宗教悟性。从青原行思“不落阶级”和“庐陵米价”等公案可以推知, 青原行思发扬了六祖慧能顿悟禅法的精髓; 从“圣谛不为”、“不落阶级”、“一麟足矣”、“金针与人”、“床下大斧”等措辞, 尤其是从其作品《参同契》和《坐禅铭》的内涵来分析, 可知青原行思不仅对语言的锤炼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对南禅的把握臻至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且对不同文化的熔铸也具有雄浑圆融的技巧; 唐代颜真卿为青原行思道场题名“祖关”, 五代人称赞他为“泽中孤烛, 火里片冰”, 宋代著名学问僧赞宁叙述青原行思门下“禅客繁拥”, 把他誉为“文殊菩萨”; 同时代人评价其唯一嗣法弟子石头希迁“杼轴绝岳”, 五代人安排他“鄙夷怀让”, 宋代人将他比作“释迦文佛”; 以及现代人议论青原行思“秕糠神会”、“灭泯西东”、“千古绳规”, 可以证明青原行思学识渊博, 是当时的禅宗巨匠。本书稿研究成果表明, 青原行思很可能代表早期禅宗的另一种发展模式, 即学问僧的文化整合模式。 
主题词:
哲学家   人物研究 中国 唐代
中图分类法:
B949.92 版次: 5
主要责任者:
习罡华 xi gang hua 著
附注:
本书是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化社会与地方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招标课题“江西禅宗历史文化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编号JD16073) 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度人文社科类项目“青原行思公案考释”的研究成果 
责任者附注:
习罡华(1975-), 男,江西吉安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 
索书号:
B949.92/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