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报人张季鸾先生传 / 徐铸成著 , |
ISBN:
|
978-7-108-06128-7 价格: CNY45.00 |
语种:
|
chi |
载体形态:
|
178页,[4]页图版 图,肖像 20cm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18.02 |
内容提要:
|
本书传主张季鸾和吴鼎昌、胡政之合称新记《大公报》“三巨头”。自1926年接收湮没无闻的天津《大公报》后,他们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字宗旨加以苦心改造和着力经营,使《大公报》逐渐成为其后二十多年间举足轻重的舆论重镇,而张季鸾也凭借其出神入化的一支笔,成为文名远播的报界骄子。过去人们对《大公报》及张季鸾其人,往往以“小骂大帮忙”一语定谳。这本传记在恢复张氏及《大公报》的本来历史面目方面,做了大量澄清和辨伪工作。张氏以一介无拳无勇的书生,怀抱文人议政的理想,虽两度系狱,而志气未尝少歇,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节操。他的社论更是使《大公报》大放异彩的金字招牌,于新闻中见评论,在评论中有新闻,笔锋常带感情,功效辟易千军。对此,书中都有浓墨重彩的铺陈。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不少文坛掌故,报界秘辛,足广见闻。张氏之外,对包括吴鼎昌、胡政之在内的诸多大公报人,本传也多有旁及评述。综合来看,本书也不妨作《大公报》简史或《大公报》人列传看。周恩来曾经说过,做总编辑要像张季鸾那样,有优哉游哉的气概,如腾龙飞虎,游刃有余。此语正如“文坛巨擘,报界宗师”之悼词一样,实在可以生为考语,死作墓铭。 |
主题词:
|
新闻工作者 传记 中国 近代 |
中图分类法:
|
K825.42 版次: 5 |
主要责任者:
|
徐铸成 著 |
版次:
|
修订版 |
责任者附注:
|
徐铸成,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学家。 |
索书号:
|
K825.42/2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