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   xi shan qin kuang qin sheng shi liu fa / 徐樑,陈忱译注 ,
ISBN:
978-7-101-15129-9 价格: CNY26.00
语种:
chi
载体形态:
254页 图 22cm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21
内容提要:
本书选取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著作中最为著名的两部《溪山琴况》和《琴声十六法》组合而成。《溪山琴况》由明末娄东 (今江苏太仓) 人徐上瀛撰, 清夏溥订正。徐上瀛曾在万历年间跟随古琴名家陈星源学琴, 后与虞山派严瀓、石磵槃等人交往, “采撷英华, 熔于一炉”, 最终成为独步明末虞山琴坛的著名琴家。《溪山琴况》将古琴的审美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 即: 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但他并未停留在对古琴音乐审美理论的阐述上, 同时也提出了对古琴弹奏技术的要求, 可谓“技道并重”。《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 即: 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 在每一范畴下详细解说它的内涵与外延。虽然学者怀疑《琴声十六法》由《溪山琴况》改编、拼凑而成, 但从琴学史角度而言, 《琴声十六法》在清代流传甚广, 知名度较高, 其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溪山琴况》的必要补充, 是探究《溪山琴况》早期面貌的重要文献资料, 对当代学琴者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附录收入徐上瀛的《万峰阁指法閟笺》与《左右手二十图说》, 偏重于技术, 从内容上与《溪山琴况》相印证, 很多指法的解释是对《溪山琴况》的进一步阐明。可以说, 这些文献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琴学系统。 
主题词:
古琴   研究 中国
中图分类法:
J632.31 版次: 5
主要责任者:
徐樑 xu liang 译注
主要责任者:
陈忱 chen chen 译注
索书号:
J632.3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