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湾的宗教与文化   / 王见川/李世伟 ,
ISBN:
9-5797-7101-4 价格: 106.40
出版发行:
出版地: 出版社: 博扬文化 出版日期: 1999-11-15
附注:
台湾地区的宗教信仰相当的多元丰富,不仅儒释道耶回五大宗教并存发展,还有生命力旺盛的各种民间宗教与信仰活动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个众声喧哗的宗教世界,如果将台湾形容为一个「宗教的百货橱窗」当不为过。面对这些纷然并立的宗教信仰,该如何去理解,学界依其不同的学科与方法进行探讨。和社会学科长于理论建构相较,历史学更着重于实证研究,并依此掌握其常态与变化之迹象。近年来,台湾学界的两位新锐王见川、李世伟依此路径进行台湾的宗教研究,并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  王见川目前为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班学生,也是中坜圆光佛学研究所专任讲师,他很早便自学成精,在中国民间宗教的领域上纵横俾阖,引人注目,其硕士论文《从明教到摩尼教》甫一出版便获得国际学界的重视,尔后更着有《台湾的斋教与鸾堂》、《高雄县教派宗教》、《云林县发展史------宗教与社会》、《台南德化堂的历史》,另外主编《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台湾斋教的历史与展望》、《明清以来民间宗教的探索》、《民间宗教》(杂志)等,著述甚丰,颇受好评。李世伟为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目前为花莲大汉技术学院及淡江大学历史系助教授,有《中共与民间文化(1935-1948)》、《日据时代台湾的儒教结社与活动》二书出版,其著作以其研究视角独特、取材丰富、文笔优异而为专家所称道,目前致力于华人地区儒教文化、民间宗教与近代佛教等相关课题,并主编《台湾宗教研究通讯》杂志。这次由博扬文化出版公司所出版的《台湾的宗教与文化》一书是王、李二人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内容涵括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文化,时间从清末至战后。这些文章先前曾在各个学术研讨会或学术刊物中发表过,部分内容也引来不少的争议与讨论,但大体而言,他们的论述是可以经得起考验与检证的,也欢迎各界的批评指教。本书的特点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四点来谈:  一、资料丰富详尽:众所周知的,历史的论述是以史料为基础的,新史料的出土与运用也将成就新的论述,民初国学大家王国维在一次的演讲中曾说过:「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此话或有夸大之处,但新史料的问世得以拓宽研究者的视野却是无可置疑的。宗教史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在中国亡佚而于日本保存的唯识学文献的重新传入,刺激了佛学研究的新境界;敦煌佛学、道教、摩尼教资料的发现则改变了过去宗教史方面的旧说;清宫档案的公布与明清宝卷的搜集开拓了近代民间宗教的新领域。  作者所开发运用的史料,以及因此作出的论述,固然不能与这些前辈的成就相提并论,但对于台湾宗教发展的厘清与再认识是有相当助益。大体而言,书中的论文大量地运用官方档案、报纸、期刊杂志、方志、善书等资料,在书中附有一篇<光复前(1945)台湾鸾堂著作善书目录>,是目前相关书目资料最完整的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日日新报》的运用,这份日据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内容包罗万象,除了例行性的官方通告与新闻外,里面大量的刊载许多宗教、民俗、戏曲、游艺等活动,对于了解当时的庶民社会与文化有必然的助益。这二本书的绝大多数论文都充分的运用这分资料,也藉由这分资料获得许多突破性的发现,读者细读后当能有所体会。   二、考证精确详密:历史论述必须立基于可信的史实,因此对于史实的辨正分判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夫,王、李二人皆有出色的表现,尤其王见川更被台湾知名的佛教学者江灿腾誉为:「目前关于宗教文献收集和考辨工夫,以同年龄的表现相比,实超越近代最富盛名的宗教学者陈垣先生」。本书中,作者建基在大量的开发史料上,展开周详细密的考证工夫,澄清了许多宗教史上的疑团或误解。例如西来庵一向被视为斋堂,「西来庵事件」也多被凸显其政治意义,但有关宗教意义的讨论一向薄弱,我们经由报纸、鸾书等资料的分析与理解,才知道西来庵其实是一个鸾堂。而「西来庵事件」发生后,促成了日本当局大规模的宗教调查与台湾宗教界的联合组织(参见<西来庵事件与道教、鸾堂之关系>一文)。  三、研究视野宽阔:除了循一般宗教史的研究路径外,作者也希望能开拓一些过往为人所未尝留意的课题。然而,作者并非刻意要标新立异,专走偏锋,因为这些研究课题不单是在台湾宗教史上,甚至在社会史、文化史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学界长久的忽视罢了。兹举一二例子略做说明,儒、释、道三教一向并称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但对于儒教的讨论,始终围绕着「儒家是否为一宗教」打转,其研究课题也多半局限于儒教领导人物的思想、经典、事迹,未见其余。殊不知台湾在清末以来已发展出明确宗教型态的儒教结社,其中尤以鸾堂为着,李世伟在「儒教篇」的相关文章对此探讨颇多,并放在中国近代儒教宗教化,以及华人地区孔教结社的脉络来看,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读者可自行参考。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面向是各个宗教的交涉互动,中国社会对于宗教的观念一向宽松,加上台湾由于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各宗教间相互交涉的情形是相当普遍的。例如清代以来,有在家佛教之称的斋教原本便与佛教关系密切,日据时代几个重要的斋教领袖如黄玉阶、廖炭、许林等皆与佛教相善;又因为斋教的势力极大,许多佛教界著名法师均因斋教而得以亲近佛缘,如善慧、妙果皆出自斋教龙华派。又如日据时代许多鸾堂的鸾生,同时也是诗社的成员、书房的教师或善社的宣讲生,这些看似复杂的角色也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多是儒教的信徒与传统汉文化的支持者(参见<日据时期台湾的儒教运动>),这些课题对于开拓宗教研究的视野应当是有所助益的。  四、选题别出心裁:作者在本书中也企图开发一些新的研究题裁,提供学界加以思索。例如目前社会人文学界相当热门的「认同」课题,过往研究者多汲汲于从政治、族群等面向讨论,而作者却另辟蹊径,从宗教的角度切入,探讨日据时代的台湾佛教,在殖民统治下面对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如何肆应与选择。作者认为佛教界的认同与一般知识分子不同之处在于,知识分子或一般社会领导阶层可以根据个人的思想、立场而作认同上的选择,但佛教界必须考量整体僧团和教界的生存发展,个别自主性较弱。日据时代,经过现代化改革的日本佛教虽然有其吸引人之处,但其肉食妻带的特质则难为台湾所接受,故许多修行方式还是保留中国大陆的模式,加上太虚法师的改革理念逐渐获得台湾教界的认同,遂得以维系中国佛教的基本特质,其论述深刻可信,值的玩味再三。(参见<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的认同与选择──以中台佛教交流为视角>一文)。  台湾宗教史的研究在九十年代的发展,不论在质与量上都有显著的提升,新的研究视野、方法、资料不断推陈出新,新进的研究者也竭尽所能地逞其屠龙之术,其研究成果相当可观,也自然强烈地冲击传统的宗教史研究。在二十世纪,也是九十年代最后一年呈现此一著作,未必会带来什么世纪末的震憾,但对于台湾宗教史的研究绝对可以带来一番新气象,期待识者方家不吝口舌笔墨,多多提出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