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脱北者‧男同志 / 张英进 , |
ISBN:
|
978-9-86323-255-1 价格: 109.20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出版社: 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04-23 |
附注:
|
逃往南边之后,真的就会是幸福人生的开始了吗?是出于什么样的渴望,足以驱使一个人愿意付出失去生命的代价,闯过那道再也无法回头的关卡?一条以铁丝网围起的隔离线,对他而言,切分出了两种背道而驰的人生风景。看得见的差异,是资源匮乏与丰足的对比,是国家制度的对立;看不见的不同,是封闭内在欲望与自由大口呼吸之间的二择一;而唯一的相同,是无论哪一端,等着他的都只有巨大无比和难以想象的孤独。最终他勇敢出手,放弃了所有,就只为了能够问心无愧地活着。以自传体写成的这部长篇故事,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呈现了他在北韩清津乡间的童年少年时光及成长过程所经历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得以窥见1970、1980年代的神祕国度之中,普通人民的生活样貌与风景。在那段岁月里,他不带任何怀疑地在原生家庭及家乡中,接受了其生命与生俱来的一切:上学、嬉戏、饿肚皮、无条件歌颂领导人及国家、服兵役、退伍、工作、结婚成家……但是,有一团疑惑却在他内心,跟着他的长大成人而慢慢滋生、膨胀,使他渐渐怀疑起自己的人生难道就只能是这个样子了吗?他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要去弄清楚自己对同性的那些莫名悸动,而必须压抑自我的婚姻生活,终将他推向了只能奋力一搏的境地。第一次的逃亡,他选择了多数人尝试的脱北路线,取道图们江、偷渡前往中国,然而在中国大江南北潜伏流亡了1年多,换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拒与绝望,此时,无法回头也无法前进的困境,让他已再无力气持续尝试,直到心中浮现:也许只有往死里跳,才有重生的可能。于是,凭借内心的强大意志,他做出了超乎想象的决定,展开第二次的逃亡计划。他循原路「重返」北韩,并用尽一切方法,躲躲藏藏地前往东部停战线,挺着最后可能被铁丝网电死或被北韩士兵枪杀的致命危险,靠着徒手挖土的方式,成功逃往南韩。只是人生至此,所谓的幸福还尚未出现,新世界的冲击和暗黑,就又抢先一步挑衅了他的生命;然而也因为这些陆续的新际遇,他才得以对自己的同性恋者身分,有了认同也有了理解,同时,也决定选择以文学创作,来做为向世界发声的途径。作者运作文笔的写实与细腻,让人阅读时彷彿可以亲眼看见他所描述的每一个画面,犹如观赏着纸上电影一般流畅;同时,亦能看到作者偶尔的冷静抽离,企图帮助我们能客观地靠近他充满张力的人生,不至于跌入情绪的漩涡,却反而更能深刻地、感同身受他所遭遇到的种种。目次作者的话前言生之歌希望三个朋友为领袖服务折断翅膀离别越过死亡线钢琴后记◎选择了自由与自尊两个世界的异乡人╱郑吉娟(韩国小说家)序◎作者的话春天来了,虽然南方的寒风中已经捎来了花香的气息,但是在我北方的故乡,山林和田野都还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国世界。即使在梦中也会因为思念而流泪,母亲的坟墓、不幸离世的姊姊、双胞胎哥哥们以及弟弟妹妹们的墓地上,是否也覆盖上一层白雪了呢?所以我要写下来,堆积在我心中的痛苦、思念、悲伤……即使强忍着泪水咬紧牙关,我也要把这一切写下来。十二岁那年的春天,「写给南方同志们……」我用短短的铅笔一字一句地写下这篇作文,当时的那个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白发如霜的老人,在这个春天出版了这本小说。虽然那年春天用铅笔写下的那封信无法寄到南方,但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集结成册所完成的这本书,却会在这个春天与南方的读者们相遇。时间追溯到更久以前,那是我九岁的时候,虽然只有稀粥可以吃,但是上学的时候却要引吭高歌「我很幸福,在元帅的怀抱之中,世界上没什么可羡慕的。」在我小小的心灵之中,开始产生了一丝疑虑:「明明只有稀粥可吃,抱着飢肠辘辘的肚子,却要唱着我很幸福,世界上没什么可羡慕的歌曲?」那个时候我幼小的心中就已经萌生一个念头,决定自己长大之后,一定要把我真正的想法照实写下来。这个春天,当初有预料到会变成这样吗?这就是我的人生,这就是我的命运吗?实现了九岁时年幼的梦想,难道这也是我无可奈何的人生和命运吗?再次加把劲,继续写吧,不停地写下去,即使含着泪水也要写到最后。我的国家,我的山河,直到所有的痛苦和郁闷像春天的融雪一样化开为止,我会不断地写下去,我相信那天一定会来临的。最后要向亲自阅读我尚未成熟的稿件并且鼎力相助的社团法人勿忘草朴善英理事长,深深地致上我最真心的感谢。另外,为了让我的文章能够集结成册,总是彻夜替我操心挂念的郑吉娟老师,也向您致上我最诚挚的感谢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