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寻觅台湾老眷村 / 缪正西 , |
ISBN:
|
978-9-86445-426-6 价格: 109.20 |
载体形态:
|
324 21*14.8*1.7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出版社: 酿出版 出版日期: 2020-11-01 |
附注:
|
本书特色★走访台、澎各地国军老眷村遗址,发掘当地的人文故事。★寻觅当年国军及眷属的生活点滴,保留记忆供后人探询。序【推荐序见证自己成长的历史】──台大前校长李嗣涔缪博士这部传记《寻觅台湾老眷村》(台湾现存国军老眷村巡礼)把民国三十七年(公元一九四八年)以后,随政府迁台的国军老眷村的起源、发展、兴衰、人文与周边环境,从北到南一一细数记载,替这些军民迁台的六十年历史,留下了详细的纪录。我从小,在高雄冈山空军眷村──「复兴村」(后并入「新生村」,更名「新生乙村」),出生长大。父亲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自广东中山大学电机系毕业以后,投效空军到了四川成都,在空军与雷达相关部门工作;来到台湾以后,在屏东东港雷达站工作,后来调往冈山空军官校教授处服务。「复兴村」后面,隔着一条沟渠就是「刘厝里」,四周都是农田,也是我们小时候抓蜻蜓、钓鱼及青蛙之地,充满了儿时的欢乐;从这部传记我才了解,原来「刘厝里」乃明郑部将刘国轩之子刘登科与族人部属,屯垦定居之地。而我们这十多个空军眷村围绕其边,乃距清顺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郑成功取台称王之后,约三百年左右;这是台湾又因另一批政权的更迭,再度成为大陆人士渡海的落脚之地,对照三百年前历史,真是令人不胜唏嘘!我们出生于眷村的第二代,最年长的一辈,也都接近六、七十岁了!回顾我的父母一代,他们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一九四八年)来台的时候,还不满三十岁(刚刚结婚不久);却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抉择,斩断了与亲人及家里的联系长达四十年。我的父亲,最后甚至来不及联系,就已埋骨冈山;但是,他们的牺牲,却带给了我们这一代幸福安定、充满希望及富足的生活,也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充分发展自己的事业。我在台大电机系念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同学,曾是福建省红卫兵的头头,女友在文革被杀后,抱着篮球游过金厦海峡到大胆岛投奔自由;每次看到他,我都会问自己:如果父母当年没有来台湾,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演变?母亲于民国一○四年(公元二○一五年)过世,享年九十四岁;我在冈山亲情的羁绊,已经只剩下父母的牌位!这本传记的问世,让我对从小长大的家乡,有了更深一层历史的羁绊!它让我们这一群移民后代子女,在台六十年来的生活,不致淹没在历史的荒烟漫草中;对此,我要向作者缪博士,致上深深的敬意及感激之情。【推荐序竹篱笆里的光阴故事】──新竹县长杨文科这缪正西博士是出生于高雄冈山空军眷村的子弟,多年来,缪博士专精于眷村研究,并走遍台湾各地眷村,将逐渐消失的旧眷村及往事,透过学术研究转化出的文字记录,重新呈现在国人眼前。《寻觅台湾老眷村》是缪博士走访全台湾老眷村遗迹「田调笔记」的最新著作,包括本县的「湖口装甲新村」及「五峰张学良故居」等,都收录在本书。眷村是台湾近代特殊历史过程中衍生的独特住居型态,是珍贵的文化资产。随着时代变迁,多数的眷村拆除改建成为公寓大厦,老旧眷村已难复见。本县湖口装甲新村在四○年代初期设立,是全台湾相当少数以装甲部队为名的眷村;且由于该眷村产生过程的特殊性,导致长期难以改建,但却无意间让此历史风貌与人文氛围保存下来,并于二○○七年登录为历史建筑。为了保存装甲新村的眷村文化及遗迹活化,县府于二○一七年获得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的支持,办理「新竹县历史建筑湖口装甲新村(乙村)修复计划」。第一期的整复工程及保温活动已经完成;第二期则迈入修复设计,同时办理「史料搜集及空间美化」等保温计划;这些资料整理好,将作为未来第三期装甲新村眷村文化保存与后续活化的重要基础。「国军老旧眷村遗迹」是台湾在历史变迁及族群融合的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眷村特有的住居记忆与人文网络,更是多数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经验。透过缪博士所着《寻觅台湾老眷村》的字里行间,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当年竹篱笆内,那股紧密生命共同体的浓厚情感,更体认到闽南、客家与外省眷村文化融合的光阴故事。谨缀数语,以表敬意,是为之序。书籍简介缪正西研究眷村历史文化已有多年,本书寻觅台湾、澎湖各地共65个国军老旧眷村的遗址,从国军在台第一个眷村黄埔新村、空军黑猫中队的建国一村,到文创活化成功的马祖新村、成为观光胜地的彩虹眷村等,介绍起源、发展、兴衰、人文与周边环境,从北到南一一细数记载,进行历史与故事的爬梳与介绍,并旁及部分的将官眷舍。见证国民政府军民来台近七十年历史,引领读者深入理解其时代背景及动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