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机器人的话语权 / (美) 罗纳德·K.L. 柯林斯, 大卫·M. 斯科弗编 , 王黎黎, 王琳琳译 |
ISBN:
|
978-7-208-15989-1 价格: CNY58.00 |
语种:
|
chi |
载体形态:
|
14, 204页 23cm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上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
内容提要:
|
本书主要是围绕《第一修正案》为什么必须包含并保护机器人表达提供辩护和理由。作者对通信技术及其引发的审查制度进行了历史性回顾, 提出机器人表达所传输的是“实质性信息”, 即使是机器人发送或者接收的信息, 但只要这些信息对于被接收方而言是可识别的, 那么这些信息就是交际性言论, 而应被视为“言论”。在此基础上, 通过“无意图言论自由”规则界定机器人表达具有“效用”价值, 从而提出《第一修正案》能够包含并保护机器人的表达。 |
主题词:
|
机器人 研究 |
中图分类法:
|
TP242 版次: 5 |
主要责任者:
|
斯科弗 编 |
主要责任者:
|
柯林斯 编 |
次要责任者:
|
王琳琳 译 |
次要责任者:
|
王黎黎 译 |
责任者附注:
|
罗纳德·K.L. 柯林斯, 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哈罗德·S. 谢菲尔曼杰出学者。大卫·M. 斯科弗, 西雅图大学法学院弗雷德里克·C. 陶森德宪法学教授。王黎黎,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讲师, 硕士生导师, 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 发表论文10余篇, 出版著作3部。王琳琳, 吉林警察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二级警督, 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A类学科首席负责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
索书号:
|
TP242/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