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拟造新地球:当代台湾自然书写-台湾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研究篇06 / 李育霖着 , |
ISBN:
|
978-9-86350-060-5 价格: 84.00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出版社: 台湾大学 出版日期: 2015-01-01 |
附注:
|
吴明益、刘克襄、廖鸿基、夏曼‧蓝波安,如何以文学介入自然,描绘身体与意志的自由,并捕捉那生命的优雅?本书指出,台湾当代的自然书写标示一个「新地球」的文学想象,以及一个人类生活与生命之外的乌托邦。◇ 吴明益的蝴蝶书写,展演了独特美学,将人类生死经验摺入蝴蝶的华丽与腐败,作家的灵魂探寻也同时与蝴蝶的迁徙相互对应。◇ 刘克襄写出鸟类那不可抗拒有如恶魔般的力量,将作家带至生命外部,并为其生命规划了一条逃逸路线。◇ 廖鸿基的海洋与鲸豚书写,象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无穷辩证,将我们引入那些感官质地表现的音乐节奏,同时获得海洋的神祕谕示。◇ 夏曼‧蓝波安与达悟人民形成同盟,其书写启动流变的旅程,透过说故事想象尚未成形的人民,也引介了一个社会的新地平与达悟族的未来视野。本书聚焦于四位当代台湾自然作家:吴明益、刘克襄、廖鸿基与夏曼‧蓝波安,探究他们作品中关于「新地球」的文学想象。环境与生态议题,不仅是地方性的,同时也是全球性的,广泛且复杂。本书以法国思想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瓜达希(Félix Guattari)极具启发性的流变、拟造、叠韵、平滑空间、虚拟生态学等概念,论述前述作家重要作品中所刻画人类与环境交叠的生存样貌,以及人类与其他物种间交织的生命图景。作为文学的生态批评,本书探求新的生命政治与伦理典范,并藉此回应仍在发展中的全球环境危机;同时亦尝试探索新的比较文学典范与思维样态,伴随新美学伦理典范的追求与文化政治的实验。因此本书论述展示的,正是在文学内部启动双向变异与一次主体化的样态与构成。而这一批评实验,将带来既定领域的崩解、逃逸与重组。全书除导言、结语外,共分五章,分别深入剖析《蝶道》、《家离水边那么近》、《风鸟皮诺查》、《鲸世鲸生》、《老海人》等文本,在理论与文本、方法与例证之间,本书处理得极为妥适得宜。当代的台湾自然作家们,以文学介入自然,无论独自溯河或过湖,无论在溼地、原野、山丘里;在陆地、在海洋或天空上;在原始部族、荒野丛林或都市文明中,都致力于描绘身体与意志的自由,并借以捕捉那生命的优雅。他们的自然书写,标示一个「新地球」(new earth)的文学想象,一个人类生活与生命之外的乌托邦。阅读本书,当可引领读者进入自然书写作品中诸多深刻、细致的面向,并触及到未曾思考过的精辟思维。 I209.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