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我们如何记忆这时代:报导文学十三讲 / 杨渡 , |
ISBN:
|
978-6-269-83573-7 价格: 168.00 |
载体形态:
|
336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出版社: 南方家园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5-01 |
附注:
|
杨渡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索报导文学的身世,从起源、滥觞到工业革命后报纸新闻报导兴起,以及真正意义上报导文学的诞生后,举凡原理、定义、定位、形式、内容、精神、方法等,无一挂漏,完整讲述报导文学写作法。书中列举古今中外报导文学、不可错过的经典与当代名著,含括意大利《马可‧波罗游记》,中国唐朝《悟空入竺记》,德国海因里希.海涅《哈茨山游记》,捷克伊贡.艾尔温.基希〈一种危险的文学形式〉,民初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夏衍《包身工》、黄钢〈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美国杰克.伦敦的《深渊居民》、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爱德加.帕克斯.史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斯塔兹.特克尔《美国梦》,哥伦比亚加布列.贾西亚.马奎《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智利祕密行动》,俄罗斯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二手时代:追求自由的乌托邦之路二手时间》、《车诺比的声音:来自二十世纪最大灾难的见证》,波兰维特多.沙博尔夫斯基《独裁者的厨师》,台湾官鸿志〈不孝儿英伸〉、蓝博洲《幌马车之歌》、白晓红《隐形性产业:英国移民性工作者》和《边境人生:在欧洲颠沛流离的难民与移民》还有《再见,乌斯曼:Made in Italy 背后的剥削和种族隔离》、关晓荣《八尺门:再现2%的希望与奋斗》和《尊严与屈辱──国境边陲.兰屿1987》、范毅舜的《老家人:范毅舜摄影文集老家人》,中国张辛欣、桑晔《北京人:一百个普通人的自述》,以及杨渡撰写的《民间的力量》、《强控制解体》、《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未烧书》等书。《我们如何记忆这时代──报导文学十三讲》是报导文学大家杨渡曾经身在高雄拆船厂、台湾鹿港反杜邦运动、兰屿反核运动,乃至中国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在场者,用尽心神见证及书写的报导文学全攻略,涉及了许多采访实作的建议与讨论;同时也是杨渡对《人间》杂志创刊人陈映真念兹在兹的永恒之问「人应该怎样活着,才算是真正的活过?」的致敬与回应。「在重大的事件中,新闻关注的是事件发生的事实,而报导文学关注的,永远是人,是生命。新闻只要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文学是要描写其中的人性。报导文学之不同于一般新闻,不仅是文学,也不仅是故事,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