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思索断头台 [ 专著] / (法)阿尔贝·加缪著 , 刘婷译 |
ISBN:
|
978-7-5197-9620-4 价格: CNY29.00 |
语种:
|
chi |
载体形态:
|
93页 19cm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 |
内容提要:
|
本书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随笔作品。以加缪父亲于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目睹公开斩首场景引出,揭露当时的断头台行刑方式之残酷,进而引申至对死刑及其执行方式的深入探讨。加缪认为,“因为只要有一个雷素克(无辜者),断头台就会永远蒙羞”,“思想的斗争在绞索和断头台之间展开”,运用大量与死刑相关的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论证了反对死刑(特别是反对非人道行刑方式)的理由。死刑之存废,即便在今天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在这个命题真正进入理性辩论时,加缪的这本书,可以为尚未形成意见的读者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本书也成为加缪最具影响力的非小说类作品之一。 |
主题词:
|
随笔 作品集 法国 现代 |
中图分类法:
|
I565.65 版次: 5 |
主要责任者:
|
加缪 著 |
次要责任者:
|
刘婷 译 |
责任者附注:
|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声名卓著的作家、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使他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译者简介】刘婷,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本科毕业,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发展项目管理工作。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曾在《国际汉学》《汉学研究》《国际儒学研究通讯》等期刊发表译作数篇,并参与翻译《雷慕莎文集》和《白晋文集》(待出版)。译作《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于2021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